本報記者 賀駿
盡管共享租車的風口已然過去,但存活下來的,正在變得越來越強。
6月27日,凹凸租車高調為自己的5周歲慶生,同時宣布更名,由“凹凸租車”更名為“凹凸出行”。相對應的,凹凸出行的產業鏈也大大加長,包括以長短租業務為主的“凹凸租車”、專注分時租賃的“凹凸共享車”,以及車險用戶出險后可以一鍵預約的“凹凸出險代步車”等子品牌,業務延伸至代駕包車、UBI保險、汽車金融、車后市場、綜合生活類服務等領域,欲打造基于車輛全生命周期的運營服務平臺。
值得一提的是,再早之前滴滴打車已更名為滴滴出行,嘀嗒拼車也更名為嘀嗒出行。在業界看來,盡管出發點不同,但這些殊途同歸的更名,都說明了“出行”領域的市場想象空間。
來自凹凸出行的數據顯示,上線5年來,凹凸出行的業務已經覆蓋全國超過60座城市,注冊用戶達1500萬,注冊車輛超過50萬輛。其長短租業務子品牌“凹凸租車”已經占據私家車共享領域90%以上的市場份額;旗下分時租賃品牌“凹凸共享車”于2017年正式上線運營,面向上下班通勤、工作日商務出行、城市內休閑活動代步、車型體驗等短租需求,提供車型更多樣、自由度更高的以分鐘或小時為計費單位的出行選擇;2016年上線的“出險代步車”,車險用戶出險后即可一鍵預約同級別甚至同款代步車,彌補了出險代步車長期以來的服務短板。截至目前,“凹凸出險代步車”已與人保財險、平安產險、太保產險建立了戰略合作。
今年是5G商用元年,科技的進步與技術的迭代給各行各業帶來沖擊與轉點,出行行業尤為明顯。凹凸出行CEO陳韋予指出:“汽車即資產的時代結束,汽車即服務(CarasaService-CaaS)時代即將來臨。當你可以越來越便捷地觸達到車輛,汽車將不再是一項資產,而轉變成一種服務——可以碎片化購買使用時間,并延展到出行以外的綜合類生活服務。”
據凹凸出行方面透露,今年,凹凸出行還將與上海交通大學籌備建立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,用技術驅動助力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。
在業界看來,作為“輕資產”平臺,凹凸出行并不擁有實體車輛,其整合和利用的是閑置的私家車資源,是最徹底貫徹共享經濟精神的汽車共享模式,在不增加城市基礎運力負荷的前提下,通過提高車輛使用效率,增加汽車運力供給。
(編輯 白寶玉)